1)硅基價格很便宜,英飛凌HPD,80V一個1000-1500元,碳化硅價格至少4500元,增加3000元成本。
2)相同功率條件下,按照NEDC標準,我的觀點是提升4-5%續航里程(逆變器、電驅動的效率能從89%提到91%左右,整體提升6-7%,折算到續航里程有4-5%提升)。續航里程增加,那么在相同的續航里程條件下,電池節省4kWh左右,折算節省4000元。
3)碳化硅帶動整個系統效率提高,系統成本相應下降,預計還有1000元左右的節?。╡g.冷卻系統、線束)。
4)總結:在相同性能的產品條件下,碳化硅替代硅基IGBT成本增加3000元,電池節省4000元,其他系統成本節省1000元,合計有2000元左右的成本降低。
800V的碳化硅方案與400V硅基IGBT方案有什么變化,尤其性能上會有哪些變化?
升級800V以后,整車性能會更好,更能配適快充,但成本還是要增加。
800V使用碳化硅,價格增加是必然的,另一方面,
1)Q=I^Rt,電流降一半,線束能省很多錢(原成本1000多元,能下降比較多);
2)接插件增加,這部分成本加一些;
3)我認為整體800V碳化硅方案比400V硅方案成本會多1000元左右。(沒有考慮升級800V后電池串并聯出現不均衡性后導致的成本增加,800V對一致性要求更高,但這部分我暫無相關數據。)
如果只關注功率模塊單元,碳化硅在400V跟800V差別大嗎?
1)晶圓大小沒有太大差別,用料不會相差太大(晶圓厚度、耐壓能力更強但不會有本質區別,但800V用料會相對多一些);
2)800V碳化硅的耐壓絕緣特性對外部電路、絕緣、驅動要求更高,增加100-200元成本;
3)總的來說,800V碳化硅會增加一些成本,但不會太明顯。